一般來說,一個中產家庭將10%左右的資產配置到黃金上是比較適宜的。當然,對於那些有交易熱情的投資者,還有多種黃金交易品種可供選擇。

目前國內與黃金相關的投資品包括:

實物黃金:實物在手,不存在黃金交易的信用風險。因為流動性較差,不適合短期、中期交易。適合長期持有、抵禦通脹。

紙黃金:通過銀行平台進行交易。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不進行實物黃金的交割,參考現貨黃金的價格指數來計算盈虧。靈活性高,風險相對較小,適合不對提取實物有要求,且不喜歡風險過大的投資者。但它是黃金的虛擬買賣,沒有保值功能,並不能抵禦通脹​​風險。

黃金T+D和黃金期貨:可以滿足投資者對黃金保值、套利及投機等方面的需求,可做空,風險很大,不適合中小投資者。

黃金ETF:證券交易所上市,投資者可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地交易黃金ETF。交易費用低廉,流動性強,能幫助投資者方便的實現分散風險的目標。

金幣:屬於收藏品。價格受黃金、題材稀缺性等多方面影響。

金飾:屬於消費品,無固定投資價值。

行動前,先思考一下投資的目的。避險選實物黃金;在投資組合中分散風險首選黃金ETF;看好行情、享受交易樂趣的選紙黃金;風險偏好強的選黃金期貨;有收藏、審美愛好的選金幣。純粹是喜歡黃金製品、無所謂投資不投資的,可以買金飾。

作者蔡雪君是CFA特許金融分析師,《南華早報》前資深記者。江南人士,現居帝都。致力於把投資理財那點事拉下神壇。擁有微信自媒體“金社區精準傳媒”,時不時講點理財的事兒。

版權聲明:《南華早報中文網》所有文章版權由香港《南華早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其實,金價的漲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重要,如果放在家庭的資產組合中去審視。我們大可在這些漲漲跌跌面前保持淡定。

我有位年年買金的朋友。牛津畢業的她,聽從父親的教誨,每年都會用兩、三萬元錢在銀行買上幾根金條,裝在她的通勤包裡,氣定神閒的帶回家,藏在自己的床底下。金價漲還是跌,她不甚關心。問其原因,她搬出了父親的話:“我不指望黃金能大幅升值,只希望動盪時能保命。”

她的話也許會讓那些在黃金交易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投資者不屑一顧,卻樸素地道出了黃金的特性。黃金擁有避險功能,能比其他投資品更好的抵禦通脹, 並且能為您的股票、債券等的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忽略了這些特點,盲目的拿黃金去追漲殺跌,尋求短期回報,對大多數不懂得黃金價格波動機制的人來說,無異於 捨本逐末。

商品的價格由供需決定。黃金的供應來自於金礦的開採。金礦的數量和產能本來是比較好預測的,但是政治因素給產量的估算帶來了不確定性。在需求端,變量就多了。黃金的需求包括工業需求、黃金飾品消費需求以及來自各國央行、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和避險需求。

黃金的避險功能廣為亞洲和歐洲等屢經戰亂的地域所接收。在中國,老人還能回憶起抗戰和內戰時期用金條換糧食的經歷。政治動盪、經濟坍塌、通脹飆升、 法定的紙幣失去購買力的時候,黃金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一般等價物。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美聯儲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對美元貶值的擔憂促使投資者湧向黃金,推動COMAX金價在2011年9月創下1920多美元/盎 司的歷史高點。

由於黃金“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特性,它的價格波動很多時候與大多數投資品大相徑庭。經濟好於預期,美元升值,股市上揚,金價下跌,這是一個經 常被重複的故事。所以,金價下跌時,你擁有的其它的資產價格往往在上漲。反之,當你的資產組合裡幾乎所有的資產價值都掉頭向下的時候,如果你的配置裡有黃 金,那麼也許你的虧損能被抹掉一些。這就是我們不必對金價過於介懷的原因。

我們從《中國黃金報》提供的歷史數據來看一下黃金的風險分散功能。

從1999-2004年,上證綜合指數的平均收益回報率是18.57%,風險指標是51%。儘管其收益高,但其風險卻非常之高,即意味著儘管有較高 的平均收益回報率,但部分投資者或部分年份的回報率可能為負數。如2001、2002和2004年的上證綜合指數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0.6%、- 14.6%和-18.2%。

 

http://www.nanzao.com/tc/opinion/41660/jin-jia-chuang-xin-di-dan-d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