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推理 才會設身處地
‧學前教育雜誌 2007/04/17

幼兒往往只能關注自己當下在乎的事,爸媽要常帶著他去幫助別人,看別人所看、想別人所想、感受別人所感受。
【文╱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妹妹3歲時家裡養了一隻狗,妹妹起先很怕牠,每次都蹲得遠遠地,看媽媽怎麼處理。妹妹從害怕到照顧牠,一手包辦餵食及遛狗的工作。不到3年,狗狗變成四肢壯碩的大狗,但是當牠和小主人一起時卻不會拖著小主人亂跑。

每 天下午4點,狗狗就等妹妹放學,帶牠去散步。這也是妹妹放學回家的第一件工作。有一天,同班同學恬恬因媽媽臨時有事,來家裡「寄放」。妹妹照例要遛狗,恬 恬要求一起去。沒過多久,妹妹拖著狗,哭著回來,媽媽問:「恬恬呢?」妹妹說:「她不牽狗,狗好傷心。」媽媽再問:「恬恬呢?」妹妹哭著說不清楚:「她不 喜歡狗…」這時才見恬恬由電梯出來。

原來妹妹一時忘記要帶報紙清理狗糞便。到了屋頂陽台,狗辦完事,妹妹發現不得了,不能清 理,要求恬恬拉住狗,她好趕緊回家拿報紙清理。但是恬恬又緊張又害怕,自然不敢牽。拜託幾次都不成,妹妹生氣了,一來氣恬恬不牽牠,狗會傷心。二來氣大便 不清理,被鄰居看到,狗會很丟臉。

媽媽聽完說:「你替狗著想很好,但是你也要替恬恬想想,她就像你小時候怕狗,不敢牽一樣。」妹妹聽不進去,還是說:「狗狗會傷心,會丟臉的。」

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安慰人

妹妹沒有同理心嗎?同理心指的是想人所想、看人所看、感覺別人所感覺,粗略的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妹妹無法感覺恬恬的害怕,但是妹妹會去想狗所想,這樣的人際智能(EQ)有沒有問題?

 


一般來說,幼兒是有感同身受的反應,例如有同學摔跤,他會去安慰,或是趕緊報告老師出事了,有的還出點子,例如怎麼清理傷口等等。但是他們的同理常以自己為出發點,例如以能安慰自己的方式來安慰朋友,而這方式不一定是朋友喜歡的。

當下在乎什麼就關心什麼

我們可以說,大多數學前兒童(也可能包括一些小學低年級兒童)都以「一個面向」同理他人,而這一個面向是他當下在乎的。妹妹當下在乎的是狗,因此只關心狗的處境,忽略了朋友的需求。這是學前兒童「固執」的一面,也正是幼兒發揮同理心不足的一面。

若他當下在乎的對象剛好正確,例如是媽媽,媽媽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同理。而要能夠多面向看外界,例如不僅僅想狗的感受,也想朋友的感受,就需要家長引導。就如媽媽勸妹妹:「小狗的確不好受,但是恬恬就像你小時候怕狗,不敢牽牠一樣。」

多面向的同理靠推理能力

不過,帶領幼兒學多面向的同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認知處理容量上,幼兒本身就有限制,但若父母親常常以多角的面向導引,幼兒會逐漸學到這種推理過程。

再舉一例。有許多爸爸媽媽假日參與社區服務時都帶著孩子一起,讓他們幫社區老人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如攙扶、傳遞茶水、毛巾等等。當帶孩子去服務時,不要只跟孩子說類似「他們好可憐,你好幸福」的話語,應帶著他們去想對方會需要怎樣的幫助。

具體建議讓孩子學會關懷

例 如有個5歲小孩抱怨他幫隔壁老先生送東西,老先生都不說「謝謝」。爸爸媽媽本來想勸他服務的心意最重要,不要在意有沒有道謝,但是後來父母決定不要讓孩子 覺得「老人家不禮貌」。兩人商量一番,發現年紀大的人耳背,聽不清楚,因此建議小孩下一次說話時站到老先生面前,讓他看的到你在說話。這一建議讓小孩和老 人都滿意,孩子更學到由不同的角度去關懷他人。

我們不否認有的幼兒有相當的EQ,但大多數幼兒有愛心,只是他們的反應往往依著當下他所關注的對象,因此父母需要常常帶著他很實務的伸出手去幫助別人,也帶著他看人所看、想人所想、感受人所感受,擴展他的關懷面。

遊戲時間與觀察--我會照顧人

多數幼兒動作不仔細,在家裡不妨作一些替娃娃或是大人穿衣服的遊戲。自己穿衣服和幫助他人穿衣服很不一樣。幫助他人穿衣服要注意他人的姿勢,甚至左右邊,且不能硬拉或硬扯,這都會造成對方不舒服。


◆幫娃娃穿衣服

注意看他怎麼穿,有沒有硬折手臂而把袖子穿上,還是順勢穿上而不傷到娃娃?戴手套,是否5隻手指都照顧到?戴帽子時帽子會不會遮住了眼睛?


◆幫爸爸穿襪子

請爸爸躺在床上,讓孩子幫爸爸穿襪子(是否5隻腳趾都穿到,且不弄痛對方?)手指不俐落的孩子可以透過多次練習而趨成熟。


◆突槌動作大考驗

若小孩動作太粗心大意,媽媽不妨以其人之道還諸其人,例如不小心將兩隻手指頭穿在同一指套中,讓孩子自己體驗一下是什麼感覺,孩子就比較能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