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告於99年3月20日當日手術行程為:

    (1)上午9時45分至12時40分於手術室為病患徐健銘進行手術

     

    (2)下午2時許於急診室內為病患林慶松(未全身麻醉)進行

      手術,進行時間約至下午2時20分。

    (3)下午5時25分至6時20分於手術室為病患吳定文進行手術。

    (4)下午6時30分至8時25分於手術室為病患張麟川進行手術。

  (十)99年3月20日慈濟手術房使用情形如被證21(詳本院卷2第

    104;同原證33,詳本院卷2第184頁)所載,關於當日下午

    3時以後至下午5時止手術室使用情形如下:

    (1)主刀醫師王禎麒(時間上午12時30分起至下午3時40分(病

      患劉淑麗);下午3時5分至下午5時10分(病患周韻玉))。

    (2)主刀醫師戴伯安(時間上午8時30分至下午3時35分(病患

      連陳玉女))。

    (3)主刀醫師周博智(時間下午2時15分起至下午4時10分止(

      病患陳賢三);下午4時20分至下午6時15分(病患曾孟妹)

      )。

四、經查:

  (一)本件被告之子所受傷害為「右手無名指端受傷,指甲與一小

    塊肉掉下來,未傷及骨頭,但骨末端骨頭暴露。」,倘欲以

    縫合方式處理,應對被告之子(1歲多)施以「全身麻醉」

    ,而全身麻醉基於患者安全考量應禁食(含飲水)6至8小時

    等情,已如前述,可認為真正。被告復自承,其子於當日上

    午7時30分許用過早餐後,復於同日8時50分至9時急診醫師

    到達前,為安撫其子之情緒曾於急診室餵食母乳等情。準此

    ,本件被告之子最快可安全施以全身麻醉進行手術之時點,

    應為同日下午3時。即被告抗辯:被告既未在當日上午9時30

    分以後餵食其子安撫奶,原告應可於當日上午12時40分起至

    下午1時59分間為被告之子進行手術云云,顯有邏輯上之謬

    誤,並無可採。

  (二)再者,原告固坦承其於上午9時35分至急診室會診時,曾告

    知可在其為病患進行手術後(即前述上午9時45分至12時40

    分於手術室為病患徐健銘進行手術。)之空擋為被告之子進

    行手術等情。惟其前提乃誤以病患最後禁食時間為上午7時

    30分。姑不論原告前開錯誤訊息之來源究為急診室其餘醫護

    人員或者被告,抑或原告聽錯(承前述,7時30分乃為被告

    之子用早餐時間,非正確禁食時間。),前開錯誤息既於手

    術前置作業時已獲更正,並於上午12時許陸續經醉麻醉醫師

    及原告向被告林雍晴解釋禁食時間不足麻醉之風險大於本件

    患者所受傷害。承前述,於經被告林雍晴確實了解風險評比

    並做出願意等待至禁食食間足夠再動手術之決定後,斯時已

    無所謂被告仍誤信「本件手術應可於當日上午12時40分至下

    午1時59分間『安全』進行」之可能。遑論,禁食規範於原

    告初到診室(上午9時35分)前曾經急診室護士許玉華於為

    病患抽血時口頭告知(詳本院卷1第271頁);且載明於被告

    林雍晴於當日9時30分填妥「麻醉同意書」。);甚於當日

    上午9時45分許移至觀察室時再經觀察室護士吳宜珊告知禁

    食規定(詳本院卷1第267頁),則被告或於原告短暫會診(

    上午9時35分到急診室後,隨於9時45分須至開刀房為病患進

    行手術,故會診時間不超過10分鐘。)時基於心急,未發見

    原告當下許諾其子可於下午1時許進行手術一節,與禁食規

    定相背。惟經相關醫護人員再三確認禁食時間(上午9時)

    後,應足發現前開承諾係基於錯誤前提而為。基上,被告之

    子迄至當日下午3時止,由於被告所選擇縫合之醫療方式須

    以全身麻醉方式進行,禁食時間屆滿前,該段等待期間乃合

    理醫療風險之考量(即被告之子所受傷害暫緩治療所造成傷

    害風險,遠低於禁食未足時全身麻醉應承擔之風險。)。即

    除等待外,並無它途,是本無醫療上之遲誤,且前情為被告

    於發表文章前即明瞭。

  (三)原告復主張:當日下午3時起至下午4時48分被告決定轉院並

    離開慈濟時,原告並無空手術房可為被告之子動手術等情,

    然為被告所否認。查:

    (1)訴外人盧純德(慈濟整形外科主任)於臺灣高等法院100

      年度上易字第426號刑事案件理時,到庭證稱:(開一台

      刀,開刀房內的醫護人需要如何配置?)手術醫師、麻醉

      醫師、麻醉護士、刷手護士、巡迴護士,5個人力。(以

      你在慈濟的經歷,慈濟在星期六、日有幾間開刀房是開放

      的?)星期六上午5、6間,下午縮到2間。星期日全天只

      有1間。(原告從上午9時多至下午8時多,大約有幾刀?

      )正規開刀房有3刀,急診開1刀。(要為病人開刀時,進

      入手術室前,要多久準備時間才能進入手術室?)整個流

      程是開刀房先叫刀,病房小姐或急診室小姐接獲通知後,

      核對病人身分,確定手術部位,確定同意書已完成,確定

      抽的血和X光都已經完成,然後請傳送人員接送病人到開

      刀房。在開刀房護理站中,護士小姐會確認病人身分,確

      定手術部位,確定同意書已完成,抽血完成,麻醉護士會

      在作同樣的動作等等後,麻醉醫師會和醫師解釋風險,和

      麻醉過程。手術醫師再解釋手術風險及過程無誤後,再送

      至開刀房,大概半小時。(什麼是常規性手術?)例如星

      期四是我開刀的日子,我有排刀,開刀房我可以優先使用

      。(全身麻醉可否在急診室的治療室內做?)不行等語。

      (詳本院卷2第157頁至161頁)。即由證人盧純德證詞可

      推知,99年3月20日(星期六)上午有5、6個開刀房可使

      用,下午減縮為2間開刀房可供急診使用;通常開刀房配

      備人數約為5人;全身麻醉患者之手術無法於開刀房以外

      進行等情。

    (2)再者,依被告提出卷附慈濟100年5月20日慈新醫文字第

      100061 3號函(詳本院卷2第94頁)其內容略以:99年3月

      20日當天,原告無常規性手術(預約排刀),當日有空房

      ,未排刀等語。核對前述證人盧純德就「常規手術」所為

      解釋,可認原告當日因無常規手術(即無預約排刀),故

      無可供優先使用之預約開刀房。是原告倘欲臨時排刀,僅

      能使用「急診開刀房」(即所謂當日有空房未排刀,非如

      被告解釋「有空開刀房可隨時供原告使用。」,而係「雖

      有空房,但因未預先排刀,故無對照之手術房相關醫護人

      力可供配置使用。」)。復參諸同函中所檢送附件(手術

      行程表,詳本院卷2第104頁),99年3月20日下午3時以後

      至下午5時止急診手術室使用使用情形為主刀醫師王禎

      麒(時間上午12時30分起至下午3時40分(病患劉淑麗) ;

      下午3時5分至下午5時10分(病患周韻玉))。主刀醫師

      周博智(時間下午2時15分起至下午4時10分止(病患陳賢

      三);下午4時20分至下午6時15分(病患曾孟妹))。可認

      急診2間手術房至下午5時10分止,乃由王、周2位醫師使

      用中。而自下午5時25分起原告復已排定為病患吳定文進

      行手術(即使用王醫師空出之手術房);並接續於下午6

      時30分起為病患張麟川進行手術等情。應認原告主張:原

      告於當日下午3時起至下午5時止,其個人雖未排刀,但醫

      院無法提供空手術房可供原告為被告之子手術一節,可認

      為真正。此由被告所提出卷附慈濟100年8月10日慈新醫文

      字第1000932號函(詳本院卷3第97頁)內容亦稱:本院給

      予的急診手術房,於99年3月20日下午3時至8時並無空房

      等語,可資參照。

    (3)至被告抗辯:當日下午手術房開放不只2間,因該日下午

      尚有戴伯安醫師使用手術房至下午3時35分;本件被告之

      子既於當日12時由急診轉為住院,應可使用急診以外手術

      房等語。查依證人盧純德前開證述內容,乃謂「星期六上

      午有5、6間開刀房開放,下午始減縮為2間。」等語。本

      件戴醫師固使用手術房至當日下午3時35分,惟其乃自上

      午8時30分開始進行手術一節,已如前述,此間開刀房自

      應歸入上午開放開刀房(不可能開到一半因時間到直接結

      束),尚無法執此反推星期六下午手術房不只開放2間。

      再者「預約常規手術進行時間」,基於相關人員配置安排

      ,衡情通常會避開放假日,且有一定時程。承前述,本件

      原告於99年3月20日並無常規手術,且當日為星期六下午

      ,被告單執其之子已由急診轉至住院為由,逕反謂除急診

      手術室外,當然可以立刻改以「常規手術」方式進行手術

      云云,並無可採。

    (4)實則,醫療分工極為精細,特別就「臨時性」手術之進行

      及其人員配置、手術房之分配,本非主刀醫師個人即可單

      獨決定(主刀醫師僅能決定自己之行程),而係另有專責

      醫師負責(關於手術房之分配)。本件原告決定可以手術

      方式治療後,既確認於同日上午9時27分36秒登錄慈濟預

      排開刀系統,且至被告要求轉院前,並未取消登錄。按諸

      一般經驗法則,倘期間確有空手術房可供原告為被告之子

      進行手術,應已獲開刀房通知(即兩造同列於受通知之地

      位。)。參酌前述99年3月20日下午開刀房已訂行程,足

      認原告遲至被告轉院前實際並無法預期明確可為被告之子

      開刀時間,自亦無所謂故意不告知致被告焦急等候之情。

五、(一)按事實陳述與意見表達本未盡相同,前者具有可證明性,

    後者乃行為人表示自己之見解或立場,屬主觀價值判斷之範

    疇,無所謂真實與否,在民主多元社會,對於可受公評之事

    ,即使施以尖酸刻薄之評論,固仍受憲法之保障。惟事實陳

    述本身涉及真實與否之問題,倘行為人就事實陳述之相當真

    實性,未盡合理查證之義務,依其所提證據資料,在客觀上

    不足認其有相當理由確信為真實者,該不實之言論,即足以

    貶損他人之社會評價而侵害他人之名譽。於此情形,縱令所

    述事實係出於其疑慮或推論,亦難謂有阻卻違法之事由,並

    應就其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負侵權行為之

    損害賠償責任。又民法上名譽權侵害之成立要件,被害人對

    行為人陳述事實為不實之消極事實,本不負舉證責任,上開

    攸關侵害他人名譽「阻卻違法性」之合理查證義務,自應由

    行為人依個別事實所涉之「行為人及被害人究係私人、媒體

    或公眾人物」「名譽侵害之程度」、「與公共利益之關係」

    「資料來源之可信度」「查證對象之人、事、物」「陳述事

    項之時效性」及「查證時間、費用成本」等因素,分別定其

    合理查證義務之高低,以善盡其舉證責任,始得解免其應負

    之侵權行為責任,俾調和言論自由之落實與個人名譽之保護

    。(二)按侵權行為制度,既以填補被害人經法律承認應受保護

    權利之損害為目的,並為維持人類社會共同生活而設,是以

    民法上構成侵權行為有責性之過失,當指未盡善良管理人之

    注意義務(抽象輕過失)而言,且包括行為人對侵權行為之

    事實,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以過失論之「有認識

    過失」(疏虞過失)在內(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129號

    判決意旨參照)。次按言論自由足以促進多元社會之發展與

    進步,而為憲法所保障。故對於在媒體上將事實陳述混合意

    見表達之評論,縱用語過於慫動或偏激,仍應儘量予以包容

    ,以實現民主社會之價值。惟該評論者倘對於未能確定之事

    實使用偏激不堪之言詞為意見之表達,而足以貶損他人在社

    會上之評價,則已侵害他人之名譽權,應負侵權行為之損害

    賠償責任,而不再屬於言論自由保障之範疇(最高法院97年

    度台上字第1731號判決意旨參照)。再者,民法第195條所

    謂「名譽」意指「在社會上所保有之人格及聲譽地位」;「

    信用」則係指「經濟上履行支付能力及其誠信程度」,二者

    函攝、保護之內容,應有所異,併此敘明。經查:

  (一)被告張曉蟬於99年3月24日利用電腦設備連結網際網路至痞

    客邦PIX NET部落格之「維尼媽幸福花園」、「Baby Home

    寶貝家庭親子網之親子討論區」,以「winni85」、「Anton

    io+Daniel'sMom」」登入前開網頁,依序在前開網頁張貼附

    件二、附件一(被告林雍晴口述,由被告張曉蟬打字並張貼

    )、附件三網路文章,為不特定人家得任意瀏覽之網頁,於

    前開文章刪除前,已使不特定多數網路使用者得以共見共聞

   

  (二)關於被告張曉蟬所發表附件二關於「無可奈何,我們沒有包

    紅包、沒有靠關係,所以等不到手術房。」;之後又論及「

    至於慈濟整型外科醫生....寶貝王還在生氣著....。... 寶

    貝王還說,若是早知道要塞紅包,為什麼不早說呢?」;附

    件三關於「我們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庭,沒有包紅包,沒

    有殊特關係,所以今天得到這樣的對待?難道現在的醫生都

    需要背景跟關係?請看http://winni85.pixnet.net/blog/p

    ost/00000000」(即連結至附件一文章),其用字遣詞並非

    單純之意見表達,而係明確隱含被告帶其子至慈濟就醫時,

    因未包紅包予原告,原告因而未及時替其子開刀動手術之事

    實陳述,顯已指摘、影射原告於行醫時有收紅包之行為。被

    告復就:被告於等待就醫期間並無任何醫護人員對其等提及

    (明示)或隱喻(暗示)應包紅包予原告。前述文章中有關

    「紅包」部分之陳述,係被告臆測後,由被告張曉蟬個人撰

    文發表等情,並無爭執。經本院調查結果,認關於前述指摘

    影射原告以收受紅包否為行醫基準,屬虛構事實陳述,異於

    質疑原告的「冷漠、冷酷」、「愛心與耐心」、「職業倦怠

    」,並期待其能有同理心之意見表達範疇。前開言論,按諸

    一般經驗法則,雖無法認損及原告之「信用」(即經濟上履

    行支付能力及其誠信程度),惟已足使原告之名譽(即在社

    會上所保有之人格及聲譽地位)受損。基上,原告主張:被

    告張曉蟬於上開文章中所載,係在貶損在醫院擔任醫師之原

    告有索取收受紅包之道德瑕疵,其已對原告之名譽造成減損

    等情,應屬有據;逾此部分主張(即有關信用減損部分),

    則無理由。

  (三)關於被告林雍晴口述由被告張曉蟬打字再發表之附件一部分

    ,並未如附件二、三文章隱含原告要收受紅包之內容。而關

    於事實之陳述部分,被告或有就重要事項簡省略談(即被告

    於99年3月20日中午12時許陸續與麻醉醫師、原告相談後,

    既選擇等待足夠禁食時間。至少於99年3月24日發表文章前

    ,被告已明確知悉「全身麻醉」之風險,高於其等所謂「黃

    金4到6小時」。惟於文章中,就其等前開已知事項,並未加

    註記解釋,而使未具醫療知識之見聞者產生此段期間係無意

    義等待,有延緩救治之誤解。),或有於撰文前(99年3月2

    4日)未盡查證之責即對原告為苛刻之評論(實則,被告於

    撰文前就文內提及有關被告之子所受前開傷害之手術,是否

    屬顯微手術範圍(即所謂「不會血管對血管、神經對神經,

    只是縫回去。」)?有無黃金4到6小時問題(即所謂「1、2天

    斷掉都接回來過。」)?等文內質疑原告醫療專業之疑問,

    本有充足時間直接向實際執刀之北醫醫師查詢後即可解惑。

    甚且善用網路資源方式亦不難查知所謂「6至8小時」係指肌

    肉無法忍受缺血時間,無名指本身並無肌肉等情。)。然被

    告就所陳述事實既無虛構,醫師執行業務復屬涉及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