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粉紅色小屋
除魚市場等有形建物,台南有更多民俗和無形文化資產等著民眾關注。
每年普度季節,黃銅山和一群老師傅,總會在普濟殿前製作各廟宇、民眾訂製祭拜的米糕栫,
如今這項「廟埕文化」將難以重現,今年因廟埕將新建廟,黃銅山等人在北區巷弄內另覓空地製作,
傳統食物滋味依舊,卻總少了那麼點小時候記憶中的畫面。
米糕栫,是府城普度必備祭品之一,目前全市僅有兩家製作,
先前文資處曾主動提報,希望能列為台南無形文化資產,然遭打回票,
目前文資處正蒐集普度相關禮俗,希望再度送委員會審議。
這群製作米糕栫者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以住在普濟殿前的黃銅山為首,
一群來自新市區的長者,他們許多人都是家傳三代,每年農暇時刻,就會過來協助製作。
對許多有點年紀的人來說,米糕栫是小時候吃過、記憶中的香甜好味道,平日想吃還吃不到,
黃銅山對米糕栫有使命感,平日只要有人願意訂購,靠其一人之力製作,並有一群熱心民眾為米糕栫開設臉書行銷。
製作米糕栫時,先在約百年歷史的檜木桶內放入圓糯米炊煮,熬煮糖漿,
然後將米飯倒進糖漿內均勻攪拌,再放入大型高約兩公尺左右的柱狀米糕栫,
置放約兩天壓實後拆開使用,小型則隔日即可拆板;味道類似甜米糕,經壓實,口感更Q彈有嚼勁。
米糕栫材料只有米和糖,早期都是珍貴物品,普度時當供品,代表信徒真誠心意。
今年因廟埕施工,黃銅山等人商借北區空地製作,許多熟客誤以為老師傅不做了,相當著急,
打聽後才得知移地製作,近日老師傅們趕工製作,除方便寺廟、公司行號祭拜之用,也滿足其他老饕口腹之慾。
「米糕淺」一般寫作「米糕栫」(bí-ko-tshián),
是府城的傳統普渡供品,這項傳統已經有百年之久。
以糯米為主的「米糕栫」,蒸熟後再攪拌糖漿製作而成,
過去要吃到只有中元普渡、廟宇造醮才有機會一享其滋味,
或許也因如此,少在一般市面上流通,加上製作方式非常費工,
以及時代變遷等因素影響,這項傳統供品美食已經越來越少見,
可以說是非常稀有、成為珍貴的文化記憶。
就跟其它的傳統點心一樣,「米糕栫」的完成品看似簡單,
但製作過程卻步步是工夫。糯米、糖的份量比例講究,
還有裝盛糯米器具是用六角柱狀的木板組合而成,
正好與「米糕栫」的「栫」字一個「木」字旁加上「存」,
字意便是用木質器物存放,實具有意義。
圖片來源:TED 府城獨特祭品──米糕栫
「米糕栫」的整體外觀是木造六角柱狀物,由於是普渡儀式的供品,
所以尺寸通常會非常壯觀高大,象徵著步步高升,糯米灌入其中,
待開模後再切片分發食用。切片過後除了份量適中外,也便於攜帶,
成為過去便利食用的點心,
又因為糯米容易有飽足感,加上有甜味好入口,
所以這項小點心很受歡迎。
圖片來源:台南的味道 米糕栫 現在與未來(上)
2013-8-20
自由時報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普度有不少必備的祭品,由糯米、糖漿攪拌填壓而成柱狀的「米糕栫」
(栫,國語音「見」,台語音「嗆」)是府城獨有祭拜品,
來源與佛教「布施」概念有關;
文化局下週將召開文化資產價值定位審議會議,
昨天先安排委員們訪視安南區、中西區兩處「米糕栫」製作現場。
已知台南市還有兩業者製作米糕栫,
分別是安南區黃太郎、中西區黃銅山,
雖都姓黃,但兩者並無關聯;中西區黃家已傳至第三代,
第四代也有所接觸,安南區黃家的時間較短。
文化局以及曾為米糕栫拍紀錄影片的社大學員李青純表示,
米糕栫多用於普度,建醮時的普度也會用到,原台南縣及外縣市都沒有普度拜米糕栫的資料。
黃銅山表示,早年較多人訂做一、二公尺高,重一、二百台斤的米糕栫,
社會環境改變,訂做大型米糕栫的已少,
今年訂大型柱較多的是東區南天府,訂了八柱,
其他廟宇或個人訂的多是二十台斤的小型米糕栫,
或分切後三、五斤重的米糕栫。
文化局人員指出,普度拜米糕栫應是受佛教影響,佛教布施的概念常以米食來表示,
也有人說豎立高聳的米糕栫,象徵招呼好兄弟的意思,是否有此意思需進一步了解。
最近將召開的文化資產價值定位審議會議,
將審議米糕栫、賽鴿笭、太陽公生九豬十六羊等三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