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25880 時間:2014-09-24轉載自天涯

 

 

最近我有時很迷惑,應該說是一直都在迷惑,這個迷惑就是:我們年輕人到底是機會多呢,還是選擇少?(這裡的年輕人指的是“農二代”、“窮二代”,爸爸媽媽是工人農民的80後,不包括"官二代""富二代")。 

  我比較喜歡看軍事、財經類訪談的欄目,《財經郎眼》和《郎咸平說》自然成了我的最愛,郎先生的語言雖然有點過激,但是他敢於說大陸的經濟學家不敢說的真話,敢於直言政府的弱點的病處。聽起來還是感到暢快淋漓的,難怪他被稱為“最有良心的經濟學家”,擁有眾多的崇拜者,我就是其中之一。據說常聽他節目的人往往是個憤青,我很害怕做憤青,但還是控制不住對他節目的喜愛(PS:有時候我老是拿他跟舊社會的魯迅相比,覺得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一個專家、一個憤青,都是公眾人物,都遭到政府文人的“不齒”,都擁有眾多的平民崇拜者。又想了一下覺得不對啊,郎先生和我都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應給不能跟舊社會相提並論,他們舊社會們是黑暗的我們是光明的,看來比起來不合適。)

  郎先生在一期《財經郎眼》說:美國政府可以非常驕傲地告訴任何人美國夢。例舉,像奧巴馬這樣父母離異的黑人也然當上了美國總統。他任命了一個商務部長駱家輝,是第三代移民,父母是從在餐館洗盤子開始的。還有朱棣文,也是留學到了美國之後留下來的,最後成了能源部長。你覺得今天我們中國有這種機會嗎?年輕的朋友,你們去公務員團隊做事,你覺得你可以到朱棣文、駱家輝的水準嗎?有這種可能嗎?沒可能。?郎先生還提到,《人民日報》去年登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在封建時代,整個社會是上下流動的。六部官員哪裡來的?貧窮子弟十載寒窗,考上秀才、舉人,進士及第之後一步步升上來做官的。這個歷史傳統到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

  今天是什麼現實,那就是辛辛苦苦念完北大、清華、復旦出來,薪水一個月兩千塊,還比不上夜總會小姐。大學畢業兩三千塊錢一個月,兩三千塊一個月,而且搞不好還要做一輩子。搞不好你就沒有房子、沒有車子,老婆都娶不到。這就是他說的,老百姓“不再感覺到有中國夢了”的現實。 


  他說的儘管淒涼,也是頗有道理的,那就是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有階層固化的現象,就像30年前很風行的印度電影《流浪者》裡說的,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一樣,官二代、富二代佔有的社會資源越來越多,他們是滾雪球楊發展,而一般草根就很難靠自己的個人努力,尋找到自己發展的“核”,也就無法滾雪球。所以郎咸平就極端的指出,年輕人要麼直奔夜總會出賣青春和肉體,要麼就去“非誠勿擾”去尋求靈魂和肉體的買家。沒有了十年寒窗的夢,社會的上下交流的通道被注塞了。

  作為經濟學家他念念不忘的他的經濟思想,儘管經濟危機過去有三年了,四萬億的巨額投資也許變成一部糊塗賬,可他依舊癡心不改,他的這個巨額投資政策的舉牌,他還在杜鵑滴血般得要求,不要在進行這麼低效益的重複投資了,要讓利於民,要藏富於民,要管好大企業的行為,這些真的有些聲聲淚的味道,君不見諸如中糧不種糧忙種房的畸形發展,如此下去怎麼會有“中國夢”?

  正在我迷惑不解時,曾擔任Google(穀歌)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的李開複,在一次給大學生演講時說:21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21世紀是個選擇的世紀。我又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你看“農民可以選擇離開二畝三分地去城市打工,公務員可以選擇下海經商,你可以選擇失業或者工作,我可以選擇待在上海或者北京“……真的有很多選擇的權利啊。是比改革開放之前自由寬鬆多了。這種”無限選擇的權利”說法不是跟郎先生的”沒有機會“的觀點相矛盾嗎?

  後來我仔細想了一下也沒有什麼矛盾:李開複先生的“無限自由選擇”的權利是從全球的視野、宏觀的看21世紀,郎先生是從中國的現狀,具體的指目前的現狀;李先生說是選擇,郎先生說的是機會,機會是指從社會底層進入高層的機會,這種機會地確實少,選擇是在同一社會層次中的選擇,你在社會底層之內確實有很多選擇,比如你可以選擇做現售,你可以選擇做技術,你可以選擇做保險,你可以選擇做擺地攤,你可以選擇擦地板,也可以選擇刷盤子……但是你很難選擇做老闆、官員,因為那屬于機會,不屬於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