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引自:鄭婉琪

 

台灣幼兒園的入園時間,應該是過去受到「托育」需求的影響吧,時間大概都比小學還要長一些。

托兒所時代,幼兒入園就是來托育的,托育常常是因為父母都要工作,自然托育時間要跟超過八小時。公立幼兒園的時間是不是比較短?我沒有調查過。現在呢,雖然都是幼兒園,而不是叫做托兒所,但是福利政策的方向影響了幼兒教育的方向,幼兒受托的時間,似乎只會變長。而私立幼兒園,基於服務大多只能更長。

我自己雖然大學主修社會工作,在學習上也是社會福利學得較好,但是我一直不太贊成只考慮雙薪就業而延長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雙薪家庭為生活打拼,一天下來到接孩子時,通常都是比較疲憊的,而孩子,是情緒的雷達,很容易感受到不安。我說,有情緒的行為,通常不會是讓父母好受的行為。

幼兒在幼兒園中,最大的情緒壓力,往往來自於如何跟其他孩子相處。我們一般可能會把幼兒等同於兒童,然後會以為幼兒都喜歡跟小朋友玩。怎麼會有那麼多情緒壓力呢?

其實幼兒在四歲之前,在生理心理的發展上還是處於「自我中心」階段。這種自我中心,並非道德上的自我中心,而是發展上的自我中心。「我的是我的,別人的也是我的。」這種對大人來說很不道德的事情,其實對幼兒來說只是發展階段。四歲以前的孩子,還很難在每個都自我中心的同齡孩子中,產生自我協調性,知道如何跟其他自我也很大的協議。這麼一來,各位應該可以比較了解,為何四歲以前的幼兒在遊戲之中,經常會發生衝突了。

有些人會以為,小孩衝突或是吵架,是因為學來的。模仿可能是其中一些因素,但我覺得,幼兒衝突的時候,動手與動口,其實是天性。幼兒比較像動物。

然而,幼兒自己是不喜歡衝突的。衝突讓他們感受到害怕與不安,需要安慰或是發展很多防衛。這種不安與害怕,會讓他們在類似情境之中,行為的反應更容易走「杏仁核」路線。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記憶與反應,這一路的反應行為,簡單來說有三種形式:「攻」、「逃」、「呆」。攻擊、逃避、呆掉。

幼兒園有著比家庭更多的人際互動,他們每天最大的學習,可能就在這過程中,漸漸了解他者的存在,然後安頓自己,了解感受,尋求保護與放鬆,然後有勇氣融入群體之中。人,還是群性的。如何彼此互相瞭解與包容,如何感受到分享與聊天的開心,可能物質的擁有來得幸福。

所以到幼兒園,我們要知道,他們真的還小,脆弱,需要保護。時時要注意,不要用大人的理性互動邏輯來教育小孩。他們在情緒還沒舒緩之時,這些都是多餘。

情緒紓緩,感到自在,也能辨認各種情緒以及如何反應時,大多已經大班了。為何世界各國大多以六歲為入小學的標準,是有原因的。我的觀察是,大班到下學期之時,狀態大多跟小學低年級差不多了。不會對保護者的不在感到不安。也能瞭解他人的意思,自行產生溝通與協議。

因此小班會有比較多的重複性的活動,讓孩子融入規律,也在規律之中身心安穩,能夠放鬆自在。如果不論年齡,會覺得小班的教育,怎麼會有一種整齊劃一之感?環境佈置要像家,也要有規律。老師要讓他們有依附感,但活動則要有整週的規律。這就是小班。小班遊戲之中,大多需要大人一起領導著,扮演著示範者與協調者的角色,一直到孩子自己已經發展出協議能力後退下。

而中班上學期,比較像是小班。跨過寒假之後,則比較像是大班。因為中班的孩子需要在陪伴下,熟悉與每個同學的互動方式,才能在自主之中,還能感到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