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海外避稅 超過2兆元盈餘未分配
台灣企業運用海外租稅天堂避稅,情況有多嚴重?根據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台灣上市櫃公司在海外的投資收益逐年增加,匯回國內的金額卻持續減少,統計過去5年間,有相當於2兆元新台幣的企業獲利滯留在海外。
據財政部資料顯示,台灣上市櫃公司102年度境外投資收益為新台幣4,215億元,較上年度增加395億元,但當年度分配的境外股利或盈餘卻只有685億元,甚至比前一年還少了55億元。統計99年到103年度,台灣上市櫃公司在境外投資收益為2兆3千多萬元,但從99年至102年的分配金額僅2千5百多億,顯示企業將境外投資收益保留在海外不分配,借此規避營利事業所得稅。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則提到,從2011年開始,連續18季累積從台灣流出資金,高達5兆3千億元,加上海外賺的錢有2兆元沒匯回來,「台灣整體資本面看起來,一直在流失」。
對此,藍綠立委質疑政府是否有因應對策?財政部長張盛和回應,國際租稅這塊一直是我國的弱項,將加速推動國際間的租稅協定,會持續加強反避稅措施。
張盛和說,目前有21個租稅協定正在推動中,至於兩岸租稅協定的部分,也已和會計師、台商獲得共識,「比我們已經簽的28個租稅協定,也比大陸跟其他國家簽的101個租稅協定,都還有共識」,正交由國安局就國家安全部分逐條審議。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則說,除非企業居心不良且刻意逃漏稅,國家才會介入處理,不然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政府不會過度干涉。
---------------------------------------------------------------
2014 天下雜誌
台灣稅基遭到海外租稅天堂侵蝕,世界各國乃至中國都已在強力追稅,獨剩台灣無法可管?
2014年一月十四日深夜,立法院長王金平敲下議事槌,立法院第八屆第四會期休會了。
本會期,立委諸公清倉了「實價登錄錯登,有補救機會」的地政法規;通過了「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正案,以後監聽、調閱包括柯建銘在內立委的通聯紀錄,程序更加嚴格。有人關切、盯梢的法案逐一過關。
利益團體綁架立法院
留下了飄盪一個多月無人聞問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更無聲蒸發的是,為了解決企業將獲利留海外的「所得稅法」修正案,自從上個會期被朝野立委聯手拉下二讀,就此渺無聲息。
據知情人士指出,向朝野黨團立委遊說拉下稅法的利益團體,涵蓋大型律事事務所、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客戶,與全球台商總會。他們想要擋下的是「所得稅法」四十三條之三、之四,俗稱反海外避稅條款。
企業主反對,因為一旦法案過關,財政部將引用「受控外國公司」的新法條,對廠商放在租稅天堂的獲利課稅;他們也顧忌,財政部會引用「實際營業處所」條款,破解化身為避稅天堂公司的F股公司、假外資公司的租稅規劃做法。
果然,立委們遵照辦理,阻擋了反避稅修法。而因應國際會計準則新制,需要修訂的三條新稅法,這次也連帶遭擱置。以至於,已經採用國際會計準則記帳的上市上櫃企業,今年到底要如何繳稅,陷入無法可依的窘境。
這些立委所謂的體察民意,其實是昧於國際現實,反成為害國害民之舉。
因為從去年開始,G20大國已將這些地圖上得花段時間才能找到的島國,視為眼中釘,正撒下天羅地網,封堵這條被濫用的避稅管道。
中國嚴查稅,台灣拱手讓?
其中包括,挾著超強國力,展開海外追稅的中國大陸。大陸已跟台商愛用、也是最熱門的八個避稅天堂——英國的根西島、曼島和澤西島、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巴哈馬、聖馬力諾,簽署資訊交換協定。台商愛用的薩摩亞則與大陸早有邦交。
加上中國已發布多個國內稅法解釋令,可向台商投資到大陸的紙上境外公司課稅。易言之,廠商如果不在營所稅一七%低稅率的台灣繳稅,難保不用被大陸追繳二五%的營所稅。
一位熟悉國際租稅趨勢的財稅界人士直言,全世界可分為被租稅天堂侵蝕稅基的被害國,通常是美歐日台等資本輸出國,與用低稅率害人的加害國,即租稅天堂。現在全球的趨勢是在反避稅,如果台灣毫無課稅工具,不加緊腳步防堵稅基流失,「到時,台灣將成為全球合作追稅行動下,最吃虧的國家。」
兩岸三地,台灣最愛天堂?
《天下》加入ICIJ全球五十國媒體參與的報導計劃,取得亞洲最大獨立信託公司新加坡保得利信譽通(Portcullis Trust-Net)與英屬維京群島聯合信託(Commonwealth Trust)截至二○○八年的客戶統計。
由於租稅天堂資料向來神祕,根本無法取得,ICIJ資料庫是國際媒體界第一次得以一窺境外天堂的面貌。因此包含英國《衛報》、美國《華盛頓郵報》、法國《世界報》等國際媒體,均大篇幅報導其結果。
ICIJ副秘書長瓦克第一時間就告知《天下》,台灣人使用境外天堂的程度,遠遠超過香港、大陸與澳門,令人好奇。
在ICIJ取得的兩個客戶資料中,有三五%來自大中華地區,其中台灣客戶有一萬五千八百五十六人(以家數計為一萬三千六百零七家),是金融中心香港的一.二五倍,更是大陸的一.八倍。
但大陸人口是台灣五十八倍,經濟體規模超過台灣十七倍。
十年,國庫最少損失三千億
企業海外避稅,已是台灣租稅的最大漏洞。卻從未有人算過,到底台灣的國庫與全民損失多少錢?
根據現有稅法,企業海外子、孫公司的獲利必須等分配給股東,而且匯回母公司後才課稅。換言之,只要企業不把海外獲利分配匯回,賺再多錢也可能不用繳任何稅。
《天下》嘗試以上市公司公開資訊觀測站的大陸投資獲利與匯回總報表推算,過去十年,上市公司認列的大陸獲利,實際匯回有繳稅的比例僅三成。獲利放在海外,遞延繳稅就高達一六二八億元。所謂遞延繳稅,只要國稅局不看緊,是有可能「永不匯回」,作帳歸零的。
再參照經濟部投審會過去十年累計,台商投資大陸與非大陸金額比例為一.四比一。
假設台商其他海外投資的獲利與大陸投資的繳稅模式相同,按比例算,台灣海外投資遞延繳稅金,近一二○○億元。加總大陸與海外獲利遞延繳稅的金額,就接近二八○○億元。
「這樣的推估很合理,結果也與一般的理解接近,很有意義的分析!」專長國際租稅的政大會計系教授陳明進說。
僅估算八百家上市公司,十年就在海外停泊了近三千億元的稅,平均一年三百億元。三百億,可以讓全台灣一二○萬個小學生,免費吃三年營養午餐。蓋半座桃園機場第三航廈。
更何況,大陸官方統計,投資大陸台商高達八萬八千家。
富人藏錢心態普遍
台商使用租稅天堂成慣例,究其原因,除了早年高達五○%的遺產與贈與稅率,多位會計師提及,外匯管制,獨特的兩岸關係,與代工產業屬性等三大非租稅因素,也助長風氣。
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貼切描述,當年有錢人普遍的海外避稅心態:「他們覺得辛辛苦苦賺錢,公司已經繳了二五%的稅,自己也繳了四○%的個人所得稅。省吃儉用一輩子,死了還要被政府拿一半,我為何要努力?加上兩岸政治不安定,外匯管制,錢進來後,出不去,有匯款紀錄還會被你查稅。」
台灣一九八七年解除外匯管制,二○○二年政府才允許台商直接投資大陸。
一位代工大廠財務長則指出,戴爾、蘋果、聯想等品牌廠,基於業務保密及區隔競爭者等理由,下單時多會要求台廠設立新的個別紙上公司,獨立立帳。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策略長吳德豐認為,租稅天堂不能說全是為了避稅,還有降低法律風險、提高投資彈性或海外上市的功能。
「但如果現在會計師沒有告訴你,租稅天堂的風險正在逐漸升高,那是會計師失職,」他強調。
長期代表我國參與國際會議的財政部國際財政司司長宋秀玲指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輸出國,一九九八年將有害性租稅競爭列為全球議題,第一次列出低稅、資訊透明度低的國家黑名單,要求限期修改其國內法,且必須配合提供客戶資訊,否則展開報復。
全球追稅潮起,天堂不再
在此之後,全球圍剿租稅天堂的力道就愈來愈強。先是,金融海嘯後,美國推出凶悍的「肥咖條款」。二○一三年九月,在G20會議的全力支持下,OECD進一步推出防堵稅基侵蝕的十五項行動方案,其尚方寶劍是簽署自動資訊交換協議等。三年內,三十四個國家都會全面立法追稅。
宋秀玲觀察,「OECD會場上,我看到以低稅為訴求的國家非常緊張,他們很關心,一直詢問防堵稅基侵蝕的進程與下一步。」宋秀玲指出,由低稅國家的緊張程度,OECD這次的行動絕對是玩真的,而且殺傷力會很大。
根據OECD資料,新加坡在○五年曾被列入觀察名單,緊急修法後,才脫離名單。
「大陸這幾年,跟著國際趨勢跟得很緊。台灣就算不跟,主要投資地對租稅天堂的圍堵行為,勢必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宋秀玲指出。
勤業眾信會計師杜啟堯指出,大陸第五十九號文與六九八號文,都早已將查稅的手,伸到海外。
譬如:台商認為,賣掉紙上公司,只要交易的是第三地控股公司股權,就不用繳稅。但根據大陸的解釋文,因為實質買賣的是大陸資產,大陸國稅局有權要求財產交易所得要在大陸課稅。而大陸稅法甚嚴,逃漏稅要負刑責。
稅法不跟進,稅基加速垮
財政部長張盛和接受《天下》專訪時指出,財政部與大陸已在兩岸租稅協定中達成共識,租稅天堂的公司,如果認定為台商公司,已在台灣繳稅,就不需在大陸繳稅。
問題是,立法院卻被利益團體綁架,阻擋修法追稅,使得台灣沒有「實際營業處所」與「受控外國公司」課稅的法規,財政部不能課這些稅。
在亞洲,跟台灣經濟體質較為相近的韓國、日本與大陸,均有完整的反避稅條款。台灣目前是亞洲資本輸出國中,國際租稅法制最落後的國家。
「我們廠商不是不願意繳稅,但台灣的稅法就是這樣,我就算要繳,政府也不要我繳啊!」一位遭到大陸查稅,不願具名的上市公司財務長,親身感受到台灣稅法的落伍的害處。
他直言,財政部揭露的兩岸租稅協定,台商在租稅天堂公司獲利,只要在台灣課過稅,大陸就不課。台灣卻自己不立法,放棄租稅權,就太笨了。
聯手「推翻立法」的多位立委,甚至部長級官員卻辯稱,即使台灣修了反避稅條款,但與各國沒有簽租稅協定,實務上也根本查不到企業的海外稅。
自以為得利,卻是最大受害
「不能因為查不到,就連法都不立、不去抓啊?」一位社會觀察者反問。更何況,財政部目前正在跟十四個國家洽簽租稅協定。財政部長張盛和接受《天下》專訪時即表明,兩岸租稅協定簽署完成,對其餘國家將有示範效應。
利用租稅天堂最大的問題,是「許多人不覺得自己在犯罪,」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林映姿說。
留著一頭長髮,打扮端莊的林映姿,四年前偵辦台中明舫國際逃漏稅案,二○一三年四月終審定讞。她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偵辦企業因利用境外公司,接單、作帳、股東分紅,違反「商業會計法」,而將企業主送進監牢的檢察官。
這起案件,起因自企業股東間的分紅不均。在偵辦的過程中,控告人具體陳述,明舫這家台中的文具貿易商,股東怎們樣設立海外公司,怎麼樣要客人把單下到海外的紙上公司,怎麼樣用境外公司分紅、付員工薪水。台中地檢署敏感地察覺,這可能是一起逃漏稅案,而發動搜索,查扣內帳。
一位參與偵辦的司法人員感慨地說,這起案件之所以能順利偵辦,除了扣到內帳,更因為所有被告都不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非法,訊問時,都說得很直白。
毫無犯罪感,也讓被告錯判情勢。據透露,偵辦過程中,檢察官幾次給被告補繳稅,認罪協談的機會,但這些老闆覺得,用租稅天堂作帳,在台灣比比皆是,想要賭一把,覺得一再上訴會判無罪。「他們不覺得自己在犯罪,因為這些架構都是會計師設計的,」這位司法人員說。
毫無犯罪意識,無視於國際大潮,正讓利益團體綁架台灣稅制。而這些自以為佔到便宜的企業,不僅讓自己陷入巨大的風險中,也賠上國家的稅收與全民的利益。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451#sthash.swrIaPOF.dpuf
旺旺蔡家、富邦蔡家 12大富豪避稅海外
風傳媒 2014年01月22日 17:03
由超過60個國家、160名記者組成的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於過去兩年動員了50國媒體,耗時一年多,解密250萬個境外避稅天堂或企業或信託的數位檔案,兩岸三地大中華區資料佔比達35%,資料也顯然,台灣富豪對海外避稅天堂的偏好更遠超過中國和香港。
ICIJ將於台北時間一月23日下午7點,全面開放整個大中華區資料庫,供有興趣的全球人士上網查看、研究。這是全球媒體圈第一次解開公司與個人使用境外天堂的面紗。
台灣方面由《天下》獨家取得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的資料庫,經過比對《Forbes》台灣前50大富豪所經營的公司財報,剔除因為擔任公司轉投資事業負責人,發現台灣富豪有境外財產者,至少有:旺旺蔡家、富邦蔡家、頂新集團魏家、新光吳家、京城建設蔡家、台達電鄭家、佳格曹家、和信辜家、中信辜家、聯合報系王家、達芙妮陳家、全興精機吳家等12個家族。
為這12個家族設立境外公司或信託的中間人,涵蓋瑞士銀行香港與新加坡分行、匯豐銀行香港分行、台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國際通商及理律律師事務所等。
值得提出的是,ICIJ取得的外洩資料,僅僅是全球提供境外天堂開戶服務的兩家公司,資料並不全面。還有哪些富豪透過境外天堂理財,不得而知。
(全文詳見《天下》540期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452&idSubChannel=11)
台灣12大富豪 運用海外租稅天堂
作者:陳一姍、林昭儀 2014-01-21 天下雜誌540期
台灣富豪常把錢留海外,是理財還是避稅?兩份外洩資料,讓人一窺富豪運用租稅天堂的手法。
租稅天堂,因免稅與資訊保密特性,一直是在海內外富豪最愛,但外界很難一窺其面紗。
此次《天下》獨家取得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的資料庫,經過比對《Forbes》台灣前五十大富豪所經營的公司財報,剔除因為擔任公司轉投資事業負責人,發現有許多出現在資料庫中。(資料庫網址:http://offshoreleaks.icij.org/)
資料庫顯示,台灣富豪有境外財產者,至少有:旺旺蔡家、富邦蔡家、頂新集團魏家、新光吳家、京城建設蔡家、台達電鄭家、佳格曹家、和信辜家、中信辜家、聯合報系王家、達芙妮陳家、全興精機吳家等十二個家族。
為這十二個家族設立境外公司或信託的中間人,涵蓋瑞士銀行香港與新加坡分行、匯豐銀行香港分行、台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國際通商及理律律師事務所等。
值得提出的是,ICIJ取得的外洩資料,僅僅是全球提供境外天堂開戶服務的兩家公司,資料並不全面。還有哪些富豪透過境外天堂理財,不得而知。
ICIJ將於台北時間一月二十三日下午七點,全面開放整個大中華區資料庫,供有興趣的全球人士上網查看。
綜觀富豪在避稅天堂的理財手法,可分為境外信託、境外控股與境外投資三類。
手法一境外信託
台灣第一大富豪、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與第三大富豪、頂新魏家四兄弟都是境外信託的使用者。
ICIJ資料庫與頂益控股年報顯示,頂新魏家的持股架構有五層,最上層就是四個信託,魏家把股票信託給HSBC國際信託公司。
一位會計師分析,這樣的信託架構,可以確保股票雖然由家族成員分散持有,但大家都信託了,就不會發生股東會投票時,家族成員意見不和,強奪經營權的問題。
類似的架構,旺旺蔡家也有。不過,蔡衍明否認ICIJ資料庫顯示的信託與公司為其所有。
為什麼富豪喜歡境外信託?保得利信譽通總經理黃文鴻解釋,主因是台灣的法律限制多,較沒彈性,能設定信託的商品非常有限,因而這些在海外擁有大筆資產的富豪,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國家設信託。
例如,台灣信託法規定,如果委託人想更改給受益人的資產或受益條件,得要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和監察人都同意才能變更。但境外信託就不必那麼麻煩,有些情況下委託人(設立人)想改即可。
「很多時候,這就是設立人想要的,」黃文鴻說:「設立人覺得這是他的權利,程序愈簡單愈有彈性愈好。」
從避稅效果來看,魏家與蔡家都是用境外信託,控股香港上市的股票,本來就是海外來源所得,避稅的效果有限。
手法二境外控股
但在ICIJ資料庫中,也出現富豪透過避稅天堂的控股公司,回頭掌握台灣股票或資產的例子。
台灣第一世家——辜家,是IC IJ資料庫裡的大戶,總計至少十位辜家親屬擁有海外資產。
開啟台灣有線電視賣給私募基金濫觴的中嘉釋股案,背後就有一段複雜的牽扯。
「當初會把股權架到海外,絕對不是為了避稅,而是為了借錢、引資,」一位熟悉內情的和信家族人士強調。
他指出,現在很賺錢的有線電視系統,在十年前其實並不賺錢。已逝的和信辜家長子辜啟允,○一年為了整併國內的有線電視系統,向民間借了不少錢,現金流不足,負債高,跟銀行借錢借不到。
為了跟國外銀行借錢並吸引國外投資人,辜啟允請妹婿張安平重新設計整個控股架構,終於找澳洲媒體大亨梅鐸合資。「對梅鐸而言,他對英屬維京群島的法規熟悉度,遠遠勝過台灣,」他說。
○六年,和信辜家與中信辜家因為缺錢,將中嘉以六五○億元賣給凱擘。「能夠賣到那個價錢,是早年想不到的,」這位了解內情的商界人士強調。
儘管並非為了避稅,但據指出,辜啟允當年遺產稅,並未向國稅局申報這些海外持股與負債。
了解辜啟允財務情況的辜家人強調,這筆錢償還負債後,剩的不多,應該沒有遺產稅的問題。
不論任何原因,把財產留在海外,辜家的例子凸顯,一旦財產移往避稅天堂,國稅局就難以追查。境外天堂已然成為台灣個人稅制最大的漏洞。
台資變外資,稅差多少?台灣的綜合所得稅向來只對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課稅,直到二○一○年最低稅負制才將海外所得納入。
一位會計師舉實例設算,大股東如果本人持有國內上市公司的股票,每年分股利,個人所得稅率四○%跑不掉。
但如果在台灣設控股公司,股利變成控股公司的所得,稅率最高只剩一七%。壞處是,最終控股公司還是得把獲利分給大股東,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四○%還是跑不掉。
而一旦大股東把股權、基金或不動產通通登記在境外海外公司,這些錢就搖身一變為海外來源所得。根據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一百萬元以上加上國內所得,年收入超過六百六十萬元才需要繳稅,稅率減半到二○%。
如果這些海外控股公司的股東直接設為子女,連一○%的贈予稅都免了。
如果沒有急用,錢可以存在境外公司所開的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帳戶中,利息不用課稅。
這個境外公司如果開戶在香港或新加坡,運用就更自由了,匯出匯入都沒有預扣稅的問題。只要每年匯回台灣金額不超過六百六十萬元,就扣不到稅。
後門愈開愈大,社會愈兩極化
有錢人總要過日子吧?錢都放海外,他們在台灣怎麼過活?這位長期目睹富豪節稅理財的會計師點明,「你難道不知道有海外信用卡嗎?他可以用境外帳戶扣繳。」
這些避稅漏洞,正隨著台灣拚經濟的F股制度、OBU法規,和即將設立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後門愈開愈大。
由於台灣沒有「實質營業處所」與「外國受控公司」的新法規,一旦企業搖身變為F股的外資企業,即使這個企業明明董事會都在台灣開、業務都在台灣做、董事長是台灣人,他立刻就變成外資企業。大股東股利的最高稅率馬上由四○%折半。F股公司發給員工的薪水、董監酬勞也全是海外來源所得,稅率一樣折半。
「我們哪個人不是每天辛苦賺錢?一毛稅金都跑不掉。這些每天和我們一樣,到台北某個辦公大樓上班的台灣人,只因為他們是在『境外公司』上班,收入都是『境外所得』,年收入不超過六百六十萬元就不必繳任何稅。你能不生氣嗎?」一位會計師氣憤地說。
《境外公司操作實務大全》作者張淵智說,境外公司早已不是這些超級富豪的專利,已延至一般中產階級。
多位銀行理專指出,因為金管會愈管愈嚴,有些理財專員和投資顧問為了突破業績瓶頸,把腦筋動到境外公司來,教客戶如何變成外資。
他們的方法,是讓客戶設一個境外公司,再以公司名義開一個OBU帳戶。變身為「薩摩亞商」、「英屬維京群島商」、「貝里斯商」,如此一來利息都不用扣稅,還可以買更多種金融產品。
《天下》一月八日公布的最新國情調查顯示,貧富差距成為台灣人民最大的民怨。但台灣人並非仇富,台灣人普遍認同敢冒風險、勤勞致富的努力。
ICIJ資料庫顯示,台灣是兩岸三地最愛用租稅天堂的國家。如果立法院繼續放任,在位者繼續無感,讓台灣海外稅制後門洞開,激化的社會對立,將成為台灣社會最大的危機。
----------------------------------------------------------------------
小檔案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
ICIJ是由超過60國、共160記者組成的全球網絡。過去兩年,ICIJ動員了50國媒體,花了一年多時間,解密250萬個境外天堂企業或信託的數位檔案。
這是全球媒體圈第一次解開公司與個人使用境外天堂的面紗。由於大中華區資料佔總資料數35%,比例很大,ICIJ特別將此部分分開研究,今年公布。
《天下》在去年7月初確認參與ICIJ大中華區調查報導計劃,隨即派兩名記者到香港受訓,並取回大中華區資料庫(資料僅至2008年底)。一同參與受訓的還有香港《明報》記者與大陸媒體伙伴。
《天下》利用半年時間,從三萬五千多筆公司資料中過濾出台灣名單,過程中反覆查證其中的英文名字與註冊地址,並逐一打電話向當事人與企業求證,以求準確無誤。
1月22日,香港《明報》、英國《衛報》、法國《世界報》等國際媒體將同時發布相關報導,ICIJ也將於23日晚間全面披露整個大中華區資料庫,供全球人士上網查看。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452#sthash.h7kxRQbv.dpu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