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xPfNG440K8 靜宜校歌

【第一段來自校史】

靜宜大學是由美籍修女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1885~1964)所創辦,

「靜宜」二字乃取自其中文名字「陸靜宜」而來,同仁中常稱她為蓋夏姆姆。

蓋夏姆姆於1906年加入美國印地安那州聖瑪利森林的主顧修女會;

1920年,初次抵華傳教,並開始她的教育生涯;

1921年創辦華美學校,設初中和小學兩部;

1932年於河南開封創辦靜宜女中。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開封所有學校均因戰爭被迫關閉。

當時蓋夏姆姆除帶領所屬修女參加火車站急救醫療工作之外,

並將停課的靜宜校園闢為臨時難民營,收容受到戰火波及的中國難民,

提供醫療與照顧。

1948年,蓋夏姆姆來到台灣,開始積極投入復校的事宜;

次年在台中市自由路開辦「天主教英語學校」,

接著於1953年興建台中市復興路校舍,

直至1956年正式向教育部立案成立了「靜宜女子英語專科學校」,

奠定今天靜宜大學的良基。

1963年靜宜女子英專以辦學成績獲准升格,改制為「靜宜女子文理學院」,

設中國文學、外國語文學、商學及數學等四系;

更增設夜間部,設外國語文及商學二系,

成為當時全台唯一的女子學院,亦是中部第一所開設夜間部的學院。

就在校務與校譽蒸蒸日上之際,蓋夏姆姆卻因積勞成疾,於1964年蒙召升天。

1971年,郭藩蒙席繼任校長,力求更張,推廣校務;1966年至1988年之間,

日間部化學系、食品營養學系、資訊科學系、西班牙語文學系、應用化學研究所、

外國語文研究所、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觀光事業學系、應用化學系博士班,

商學院之國貿組、會計組及企管組獨立成系,

另增設管理科學研究所及食品營養研究所。

1987年秋季,本校遷至台中縣沙鹿鎮現址,新校區廣闊近達三十甲,

軟硬體建設俱足,有行政大樓、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宿舍及各學院大樓,

另有室內溫水游泳池、綜合球館、羽球場等運動設施。

至此,各院系所師資陣容堅強,各項設備齊全,綜合大學規模具備。

因此,1989年7月1日 ,本校奉准升格為「靜宜女子大學」。

1990年7月10日,徐熙光神父繼任校長。

外文系之英文與西文兩組奉准各自設系。

隔年,夜間部商學系分設為企業管理學系、國際貿易學系及會計學系。

1992年復於夜間部增設資訊科學系及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及

1993年9月增設觀光事業學系。

1993年更名為「靜宜大學」,並開放招收男學生。

1994年2月李家同教授獲聘接掌校務,同年夜間部增設食品營養學系,

1996年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及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獲准成立。

1996年設立華語文教學中心,招收外籍學生修習中華語文。

1997年10月綜合教學大樓興建完成,正式啟用。

(以上資料來自靜宜大學校史 尚有其他資料連結閱讀點入)

 

【第二段來自維基百科】

靜宜大學英語名:Providence University,簡稱PU

法語名:L'université Providence

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沙鹿區大肚山麓的天主教大學

主顧修女會美國修女蓋夏姆姆所創辦,

其前身可追溯到1932年蓋夏姆姆在中國河南省開封創辦的靜宜女中

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後,歷經多次改制,

於1989年7月升格為女子大學,1993年起開放男性入學。

 

校史

靜宜大學由創始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女修會主顧修女會創立與主持,

而其中最重要的創辦者為蓋夏姆姆(本名「瑪莉·蓋夏·陸京」,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

她並擁有一個中文姓名「陸靜宜」。

蓋夏姆姆在1920年自美國來到中國後,與其他主顧修女會的修女們一起興辦教育事業:

1921年於中國河南省開封創辦華美女子中小學,1932年再於中國河南開封創辦靜宜女中[1]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這些教育事業被迫中斷,

蓋夏姆姆則與夥伴們投入救護傷兵與收容難民的工作。

1948年,蓋夏姆姆來到台灣,開始積極投入復校的事宜。

她先是於1949年在台灣台中市自由路開辦「天主教英語補習學校」,

接著於1953年興建台中市復興路校舍,

直至1956年正式向中華民國教育部立案成立「靜宜女子英語專科學校

(簡稱靜宜女子英專),

奠定現今靜宜大學的基礎[2]

1963年,靜宜女子英專升格改制為「靜宜女子文理學院

,並設立夜間部,是台灣曾經存在過的極少數女子大學之一。

後為了符合改名大學之標準,1987年8月遷至台中市沙鹿區現址,採花園式校園設計,

占地廣達30公頃。1989年7月,靜宜女子文理學院改名為「靜宜女子大學」。

至1993年再更名為「靜宜大學」,同時開始招收學生。

 

校名緣由

靜宜大學校名的「靜宜」二字取自創辦人蓋夏姆姆的中文姓名「陸靜宜」;

英文校名「Providence」(有「上主看顧」或「天主保佑」之意)

則來自於主顧修女會的英文原名「Sisters of Providence」,

以感念主顧修女會修女們的付出。

 

 

 

二二八紀念楓香樹林與紀念碑

靜宜大學於1997年為紀念台灣發生之重大歷史事件,於二二八事件50週年時,

由教師會鄭邦鎮教授與校內師生,邀請林義雄、怒佛等校外人士,

共同於校門前大草坪上種下228株楓香,並於週邊植下數十株的楓樹蔚為林狀;

其後,又於2001年於文學院(伯鐸樓)門前豎立二二八事件紀念碑。

(天主教會學校樹立政治紀念碑好像有點怪異,且鄭邦鎮本人也是某黨派~

跟教會學校有不協調的的感覺)

 

校訓 

進德  修業 (VIRTUS CUM SCIENTIA)

002  

 

 

靜宜校歌 靜宜校歌

靜宜校歌 詞/曲:Ann Colette Wolf S.P., 1949

Providence University in Taiwan,

Your loyal students’ voices raise.

Out to win,quick to learn, should we be.

Gratitude fills our hearts with praise.

Joyful in learning, truthful in searching,

virtue our highest goal.

We must conquer the sadness,

raise up the goodness,

holding the highest hope.

Serving together,

hearts bound together,

through all our days here on earth.

You’ll find us loyal and ready,

earnest and steady.

Boosting our own loved school.

伯鐸樓

伯鐸為耶穌的門徒,善於言語,至四方傳道。現為外語學院、
中國文學系、英國語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西班牙語文學系、
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華語文教學中心所在,另設有小劇場。

全部連結 請看維基百科點入

 

【蓋夏姆姆的故事】 資料來自主顧傳教修女會  點入連結

主曆1919年,中國河南開封教區譚維新主教,由於傳教的需要,

他親自到美國印地安納州的主顧會,去邀請修女們到中國來幫忙興學傳教。

當時,美國主顧會也很樂意成全譚主教的邀請,

因她們的會祖聖狄奧多姆姆原本想到中國傳教的願望,卻由她們來實現。

在那年年退省後,就有三百多位修女自由願意到中國傳福音,蓋夏姆姆卻不在其中,

但她因跌斷腿骨住院治療時,一位神父與她談話,她得到啟示後,也申請到中國傳教;

長上就選定六位修女,指定最年輕的蓋夏姆姆做院長。

之後,於1920年9月29日在美國印地安納州的主顧會總會院的全體修女為她們奉獻感恩祭,

在聖體降福後,歡送六位修女,由譚主教帶領到中國傳福音!

        當年他們這一群人就從美國舊金山搭船,遠渡重洋抵達了河南開封。

她們在海上旅行一個多月的期間裏,蓋夏姆姆就在船上,開始展開傳福音的工作。

一方面跟著譚主教努力學習中文,下午就專心祈禱和唸玫瑰經,

另一方面展開探視船上的病人等福傳工作。

於1920年11月24日他們平安地到達河南開封,繼續努力傳揚福音的工作。

 

蓋夏姆姆 (1885-1964)
Mother Marie Gratia Luking,SP

美國主顧修女會修女(Sisters of Providence, St. Mary-of the Woods, Indiana, U.S.A.),

1920年應河南開封教區譚維新主教(Bishop Joseph Tacconi)之邀來華傳教。

 

蓋夏姆姆鑑於為中國人傳福音,更好有中國修女,徵得譚主教許可,

以主顧傳教修女會之名招收女青年,

於1930年第一班三人領受會衣,是為本會創會之始。

 

1932年三月十九日蒙羅馬聖部正式批准。1948年遷來台灣台中。

 

1959年初學院在台北總教區成立。1962年選出第一任總會長。

 

蓋夏姆姆兼任會長至1962年八月選出總會長為止,

她對修女愛護備至,三十年如一日,

於1964年十月二十九日在台中靜宜學院蒙主恩召。

 

【靜宜大學對女子教育的歷史意義】來源:臺灣女人

從靜宜女中到靜宜大學

 

全臺林立的大專院校中,靜宜大學向以校風清新、設備新穎而著稱。

設備方面,2005年擴建完工的「蓋夏圖書館」,

無論藏書量或軟硬體設施,都聞名全臺;

校風方面,秉持樂於服務的校園文化,

靜宜成為全國第一所全面推展服務學習、具有「反思教育」的大學。

若瞭解了靜宜的往昔,就會明白這種既追求卓越又富人文關懷的特色,

在靜宜的發展過程中,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該校為1932年天主教美籍修女蓋夏姆姆(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1885-1964))

於河南開封所創辦,最初是為「靜宜女中」。

5年後因中日戰爭爆發,學校被迫隨之關閉,

蓋夏姆姆於是帶領所屬修女,參加火車站急救醫療工作,

並將校園闢為臨時難民營,提供受戰火波及的中國難民醫療與照顧。 

戰後,蓋夏姆姆來臺籌備復校事宜,1949年先於臺中市開辦「天主教英語補習學校」;

其後陸續擴建校舍,1956年向教育部立案成立「靜宜女子英語專科學校」;

7年後該校在政府擴充大專學校,藉以因應中學畢業生激增的潮流下,

憑藉優良的辦學成績升格為「靜宜女子文理學院」,

成為當時全臺唯一的女子學院。1993年,

配合社會潮流的變遷,更名為「靜宜大學」,並開放招收男學生。 

在戰後男女教育機會尚未平等的時代,靜宜女子學院的存在,

無疑具有保障、鼓勵女性升學的象徵意義。

加以天主教的精神,強調「全人陶成」與「追求真理」的教育特色,

使該校培育的畢業生,普遍兼具知性與美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ypants 的頭像
    smartypants

    smartypants的部落格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