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瑟琳娜與詹姆士 2016-9-7
"動機能夠促使你開始行動,習慣能夠讓你持續下去而不放棄" ---美國企業家Jim Rohn
美國作家Thomas Corley花了五年的時間研究177位白手起家的富豪日常生活習慣,他發現這些富豪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有許多共通之處,經過他的研究,他認為這些習慣是造就這些富豪們成功很重要的關鍵因素,他把這些生活習慣稱之為有錢的習慣(rich habits),相信大家都想成為有錢人,那就來學習一下這些習慣,或許將來就能夠改變人生成為富豪也說不定喔:
1. 他們有經常閱讀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這些富豪中,88%的人平均每天會花30分鐘以上的時間去閱讀各種的書籍或文章
2. 他們有定期運動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76%的富豪們每天會花30分鐘以上的時間來運動鍛鍊身體
3. 他們有經常跟其他成功人士社交的習慣:Thomas Corley認為這就是物以類聚的效應,多跟成功的人士在一起就會讓自己更加成功
4. 他們有追求自己目標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成功的人士都有自己的想法,設定自己追求的目標並努力去達成,而不是去完成其他人(如父母)所設定的目標或期望
5. 他們有早起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一半以上的成功人士會在實際開始工作的3小時以前就起床,如果是8點開始工作,那麼這些成功人士5點以前就會起床了
6. 他們有創造多種收入來源的習慣:成功的人士不會依賴單一的收入來源,Thomas Corley發現65%的富豪在創造第一桶金之前平均都會有3種以上的收入來源
7. 他們有尋找「導師」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會有自己人生的「導師」,也會經常在碰到困境或困惑的時候尋求這些導師的協助
8. 他們都有正面思考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正面思考的特質,這也是他們能夠取得長期成功很重要的習慣
9. 他們有不跟著人群起舞的習慣:人們是群體的動物,所以大多數人都習慣跟著人群一起行動,避免特立獨行,但Thomas Corley發現成功的人士不喜歡跟著人群起舞,他們喜歡自己去行動然後讓人群跟著他們一起行動
10. 他們有好的禮儀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有很好的禮儀習慣,例如經常寄感謝函給他人,重視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節日等等
11. 他們有喜歡幫助別人成功的習慣:這就是所謂助人助己的道理,但Thomas Corley說這些成功人士並不是想去幫助所有的人成功,他們通常是特別願意去幫助那些真心想成功的人
12. 他們有每天獨自思考的習慣:Thomas Corley發現這些成功人士每天都會花15~30分鐘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只是思考
13. 他們有喜歡別人反饋意見的習慣:有些人不喜歡聽到別人的反饋意見,因為不喜歡聽到批評的聲音,但Thomas Corley說反饋意見會讓你知道哪些方法是成功的,而哪些方法可能會失敗,正確的資訊對於事業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因此他發現這些成功的人士通常都很歡迎有反饋的意見
以上是Thomas Corley花5年時間找尋出來的13個「有錢習慣(rich habits)」。
有紀律才會有錢》早上固定時間起床、每天做同樣的事...
撰文者:葉美麗、吳俊德 2016.09.02
成功投資者,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我發現很多散戶,對於成功投資者的生活,都有錯誤的想像。
很多人都以為,已經投資很成功,有錢又有閒,那麼一定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幹嘛就幹嘛,不必講究什麼紀律,隨心所欲,想去哪就去哪,過著多姿多采的人生。
其實這樣的想像大錯特錯。多年來,我所認識的投資大戶們,也就是所謂的投資贏家,他們的生活正好跟外界所想像的相反。我很少看到有人揮霍無度,或是像電影演的那樣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他們往往過著規律的簡單生活,甚至到了某種無聊或無創意的程度——早上幾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做什麼事;到了辦公室後,做什麼事;晚上下班回到家裡,又去做什麼。生活上的一切,就是只能用「規律」來形容。
為什麼他們要用規律的方式過日子?答案很簡單: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體力與精神來觀察、聯想、推論整個市場的脈動。
通常,維持紀律的生活,是成為投資贏家的必要條件,雖然不是決定性的條件,但是卻有重大的影響力。有些討論投資大師的記載或傳記,都會提到投資大師們的「紀律生活」。也有許多投資大師認為,紀律的生活是對於信賴他們的投資人一種負責任的表示。因為,唯有在有紀律的生活之下,才不會做出一些違反紀律的事情。
買股票的最重要目的,不是發財,是保值
我們為什麼要投資呢?
你很可能會說:「廢話,當然是為了賺更多錢。」這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大部分投資人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希望達到的目的。
但其實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很多投資人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真想從股市「賺更多錢」,而是希望自己的錢「不會變少」。也就是說,讓自己的財產與收入,可以「保值」。
「賺更多錢」與「保值」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投資目的,這兩個目的根本位於風險評估天平的兩端。你必須清楚分辨這兩個目的,因為這會影響你的投資決策。分不清楚這兩個目的的差異,你就是那80%的賠錢投資人。
畢竟我們現在都知道,有種很可怕的東西叫做通貨膨脹,會害我們今天手上的錢,只能在未來購買到比較少的東西。很多人之所以投資,就是希望在投資中所賺到的錢,能夠超過通貨膨脹的速度,進而達到保護資產價值的目的。
七三法則:七分攻,三分守
現在,你已經知道總共有多少資金能從事長期投資,其中又有多少能用來做短期投資。接下來,一個成功盈利的投資計畫,必須先做好資金的管理。不管你所選擇的是加碼或攤平方式,資金管理都必須是有計畫的。
你可以把這筆可供投資的錢,再進一步分成70%與30%兩個部分來運用。前一個部分,可以隨著交易計畫的進行而隨時分配、入場或出場,第二部分的資金則必須留待非用不可的時候才能動,這就是所謂的「保命錢」。永遠不要把全部的資金都投進市場,哪怕你很確定地認為,今天的一百元,明天就會上漲成二百元。
這種資金七三分的方式,是最為簡單與明確的資金控管方式。在實務上,只要採用此種資金管理的方式,就算投資失敗,也不至於賠到傾家蕩產的地步。
沒有賺到,沒有關係。下一次繼續努力。
資金的七三分配是重要的概念。把手上的資金進行七三分,七分真實投入市場,三分是保留實力的備用資金。七分的資金做十足地投入,當你覺得行情不錯,或是你有一個非常完美的投資計畫,那就勇敢地投入吧!剩下的三分資金,是備而不用的,萬一你覺得行情開始反轉了,或出現非原本所預期的走勢時,就可以用它來挽救先前投入的資金,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動用。
這種七三分的資金概念,也可以用「凡錢事,先留三分力」來說明。凡是遇到出錢的事,先把三分的實力保留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三分的實力就是你的保命錢,就算投資出現差錯,也還保有翻身的機會。
如果行情不是你所期望的,就一定要停損出場。這雖然會讓你輸掉一小部分的資本,但還是可以保住大部分的資本。
這就是所謂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也許,此次的投資沒有成功,但是只要保有老本,還是可以進行下一次的投資計畫。
最多最多,只買五家公司的股票
有位朋友的父親已經在股市上買了一輩子的股票了,朋友常說,收藏股票是他父親唯一的嗜好。當年,台股有八百家的上市上櫃公司時,我這位朋友的父親手上的持股,就超過七百家以上。這簡直可以自己搞一個股票指數了。每到年底,我這個朋友總要花三天三夜以上的時間,來幫他父親記帳。坦白說,有位以收集股票為唯一嗜好的父親,那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人生啊。
然而,我不會建議一般散戶這麼做。太分散了,不可能賺到錢,因為你根本無法同時掌握這麼多家公司的營運狀況。我還有個朋友的姊姊買股票,買到連公司都已經下市了還一無所知,還在問營業員說這家公司的股票代碼怎麼找不到了。
我的建議是:買股票時,最好不要超過五家。
可愛的你,千萬不要跟自己的錢過不去。我們都沒有太多時間,也沒能力同時搞懂這麼多家公司,因此,最多最多只買五家公司的股票就夠了。
你必須要做到的,是去了解你所買的股票過去的歷史走勢。在這麼長的歷史中,你也必須知道這支股票什麼時候達到高點、什麼時候跌到低點,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如果你真的能把所投資的五支股票,在過去十五年的價格走勢好好記下,就相當不容易了。僅僅把走勢圖拿出來還不夠,你還必須清楚地知道,某年裡的某個價位是怎麼發生的,這些基本功一定要確實做到。
我們的腦袋只有一個,不可能記住太多東西。不過,就算是如此,我們還是要善用自己的腦袋,而非倚賴電腦軟體。人們會對腦中所記下的股票走勢產生感情,就跟戀愛一樣——戀愛的感覺,會使你對某些特定的股票想要有更深入的認識。
全世界的股票好比「弱水三千」,但你只要取一瓢飲就可。只要取能夠賺錢的那「一瓢」就夠了,其餘的就讓別人去賺吧。投資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要達到這個目標,你必須做適當的分散,同時又必須做適當的集中。這兩者並不矛盾,希望你可以參透其中的奧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