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7-29 星期日
因為家中米又吃完了,相公堅持不買包裝米
所以晚上又找了一家餐館帶全家人外出吃飯
這次又是隨意訂了一家餐館,這次吃北京菜
【天廚菜館】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號 電話02 2563-2380
今天特別紀錄是因為很有趣,在台灣少見的菜色與菜名
客人很多
菜單很有趣的老樣式
分大、中、小盤,我們這種五口之家,小盤綽綽有餘!
先點快速上桌的冷盤讓大家有事忙,尤其是小孩,頑皮的小孩一定要有事忙~
這盤蔥油雞一上來,大家就吃不停!
醉雞也是非常好吃
相公點的大滷麵
這籠是小籠湯包
這籠是素蒸餃
炒空心菜非常好吃
窩窩頭 --- 沒甚麼印象吃過~點來吃吃看,很紮實的口感
主要成分為玉米粉蒸煮而成,沒有加發粉,故很紮實。
窩窩頭是玉米粉蒸製的乾糧,不同於饅頭,形狀是圓錐體,深黃色,底部向內推鑽成中空,
約略小於一個拳頭,由於不加發粉,因此,窩頭是緊實而不蓬鬆的口感。
來自百度的資料:
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
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
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
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过去形容某个人命运苦,常常说:“他呀,一辈子饥饱劳碌,吃窝头的脑袋。
”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
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
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這盤是紅燒牛腩,兒子說超好吃!我沒吃到~我只吃到紅蘿蔔~
這盤是名叫【它似蜜】是炒羊肉片,清真食物,Mutton slices
相公說好吃~
它似蜜是一道著名的北京清真菜,選用羊裡脊肉製作,屬於甜鹹口,以甜為主。
我覺得有甜麵醬的鹹味道,但沒有甜味。
它似蜜原名與來源已不可考,但北京的清真菜多為甜口,
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朱棣遷都時從南京遷移來的穆斯林世家帶來的南京菜的影響。
它似蜜在北京清真菜中是最重要和最常見的一道。
在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的宴席中往往是第一道上桌的菜。
大家開始品嘗之前都會互相提念太斯米,
故而這道菜又得名太斯米。而它似蜜則是文人在原名的基礎上創造的音義兼顧的名稱,
並被飲食業廣泛採用。
將羊裡脊肉切成長3厘米,寬2厘米的薄片,用澱粉、醬油抓勻。
將醬油、醋、白糖、濕澱粉、姜粒放在碗裡,調成芡汁備用。將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肉片,
迅速撥散防止粘連,待肉片成熟後撈起空油。鍋開大火,放少量油燒熱,倒入肉片和芡汁,
快速翻炒使肉片進味。非清真的飯館也會加入料酒。(維基百科資料)
這道菜 名為 【砂鍋羊肉】 不錯喔~也很推薦!
還有一道菜圃蛋炒飯,我忘記拍照了,相公也說好吃,兒子吃了兩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