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往往是禁不住考驗的

  一對年輕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誠度,於是就讓自己的閨蜜出馬,考驗丈夫是否花心。在一個中秋月圓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閨蜜“偶遇”丈夫,於是閨蜜與丈夫雙雙中招,睡到了同一張床上。結果是夫妻離異。

  一個做房地產的老闆,感激于一個部下的忠誠,打算獎勵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讓這位員工在公司自己開發的一個社區裡任選一套。結果這位部下選了一個120平方的大套,讓這位老闆很是不爽。

  他以為這位部下會自覺地選擇一個80平方的小套,“沒想到他這麼貪”。他改變主意,自作主張地送給這位部下一個80平方的小套。於是這位部下心懷不滿,這位老闆也失去了一個好員工。

 

 

丹麥著名醫學家、諾貝爾得主芬森晚年想培養一個接班人,在眾多候選者中,芬森選中了一個叫哈裡的年輕醫生。但芬森擔心這個年輕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醫學研究中堅守。芬森的助理喬治提出建議:讓芬森的一個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請哈裡,看他會不會動心。

  然而,芬森卻拒絕了喬治的建議。他說:“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俯瞰別人,也永遠別去考驗人性。哈裡出身於貧民窟,怎麼會不對金錢有所渴望。如果我們一定要設置難題考驗他,一方面要給他一個輕鬆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選擇拒絕,這就要求他必須是一個聖人……”最終,哈裡成了芬森的弟子。

  若干年後,哈裡成為丹麥醫學家,當他聽說了芬森當年拒絕考驗自己人性的事,老淚縱橫地說:“假如當年恩師用巨大的利益做誘餌,來評估我的人格,我肯定會掉進那個陷阱。因為當時我母親患病在床需要醫治,而我的弟妹們也等著我供他們上學,如果那樣,我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

 

 

唐貞觀初年,有人上奏清除朝中的奸臣。太宗說:“怎樣才能區分忠奸呢?”上奏者說:“請陛下假裝發怒去試驗群臣,如果能夠不畏陛下盛怒,仍敢直言進諫的就是正直的人,而順從陛下的喜怒,曲意迎合的人就是奸臣。”太宗說:“君臣之間應當光明正大,不能用欺詐的方式考驗臣下。”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和推敲的——善與惡都是。或者解釋得更清楚一點,就是說,人性中善的體現,同樣是需要有讓能夠它生存的“土壤”的,對於不同的人,可能對“土壤”質地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非極限條件下,我們可以區別出不同人“善”的程度。

  所以,我們需要思考其實並不是“人性能不能經得住考驗”的問題,而是如何修繕、維護或建立更多適合人性之“善”生存的土壤,去覆蓋人性之“惡”的土壤,是怎樣保護善意人性廣泛而深入存在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ypa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